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8年級生別急著來大陸



這個月在北京見了兩位台灣朋友。一位是大我12歲,先前已經2進2出大陸,現在又再回到這個舞台的老將(5年級);另一位是芳齡22歲,大學畢業後在台灣第一份工作做不到半年,決定直接到北京發展的新手(8年級)。在我們身上沒有所謂的世代不正義,無論幾年級生都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成為陸漂的勞方。

567年級生來大陸並不希奇,因此我就討論這位22歲就勇闖大陸的8年級生。她決定來大陸後就把台灣的工作辭了,直接到北京來找房子,每個月租金2,000元人民幣。這樣的租金約新台幣10,000元,在北京市區可以租到10~15平方米的雅房(約3至5坪)。她安頓下來後開始在智聯招聘等求職網站投遞履歷。他沒有任何背景與足夠議價的經歷,尋找的是陸資企業裡的助理職位,目標薪資4,000至6,000人民幣。

這裡的社會大學很快就開始為她上課。她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在她報到前兩天她主動去確認報到事宜的時候,對方直接表示他們反悔了。由於沒有書面協議,且當地執法環境與台灣不同,這位8年級生很快意識到自己只能接受。她沒有被打倒,重新投遞履歷,找到第二份工作,仍然是一間陸資企業。她也順利到第二份工作的公司去報到了,然而當人事部門發現為她辦理工作簽證需要給代辦中心9,000元人民幣的代辦費時,這間公司也開始耍賴,要求她代付代辦費,或自行取得工作簽證。寫文章的此時,她還未取得簽證,且還在這間公司工作。

驅使她這麼早就到異鄉闖蕩的,是一種往西部淘金式的中國夢。她在大學期間因旅行結識兩位大陸朋友。大陸朋友與她分享在大陸一線城市的職涯發展,表示只要努力5年,月收入有機會達到2萬人民幣。對比當前台灣的經濟環境,她決定放手一試。

她的大陸朋友並沒有騙她。從筆者觀察,過去幾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就業環境確實讓很多當地的80後(即我們的7年級生)達到這個水準。甚至這也同樣是影響筆者來到大陸發展的原因之一。但是她的朋友沒有注意到的是:第一,這個經驗很可能更加適用於大陸人而非台灣人;第二,從2016年開始,大陸中央也不得不承認經濟發展走入緩步成長的「新常態」。

讓我直接說結論的話(同時我也是這麼給她建議的),她現在來得有些太早了。新人的專業培養,需要靠公司和老闆給機會,以台灣人在陸資企業工作,做的又是助理職務,很難說她所得到的機會會比在台灣工作更好。從這樣的位置出發,很難保證她在5年後可以跟其他大陸同事一樣爬到月入2萬人民幣的水準。

從經濟的角度看,大陸一線城市租房是台北的2倍,食物是台北的1.5倍,起薪看來沒有比在台灣更高,在台北的月光族來到大陸會需要家裡接濟成為離家的啃老族。這裡唯一與留在台灣不同的,是待在大陸的所謂「大陸經驗」。

於是,下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大陸經驗有多值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看她的人生規劃中,這大陸經驗將在那個階段以什麼方式發揮作用。

很直接明白的一點,假如未來還是繼續留在大陸,在陸資企業工作,所謂的大陸經驗只是必備,讓你與其他大陸同事至少能在同一個賽場競爭,但不會有任何加分作用。能讓所謂大陸經驗發揮價值的,是將來申請學校或者轉職到台資與外資企業時,讓你補足他們所欠缺的資源。而最終,假如要他們為你的大陸經驗買單,他們終將把你派回大陸。

從大的格局來看,大陸在世界上所受到的關注在近半世紀以來達到了巔峰,擁有大陸經驗仿佛非常重要,很多地方確實也喜歡具備大陸經驗的人。但是,現在擁有大陸經驗的人已經非常多,具備大陸經驗能夠得到多少溢價已經很難說。7年級的我,來大陸3年,其實經常在觀察自己坐的是不是中國夢的末班車,而這班車將會把我帶去哪裡。

過去,在大陸的台灣人是台灣或外國資方對大陸當地市場與勞方的一個接著劑。台灣人受過較為接近西方的教育與職業歷練,又能與大陸當地溝通,確實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不過,長期的趨勢是將台灣勞方在大陸的這個位置去中介化。

早期的去中介化,壓力來自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大陸人,陸幹取代台幹。這已經進行了好幾年,現在除了在大陸的台資企業之外,外資企業已經沒有所謂台幹的位置了。新的一波去中介化壓力,來自於外國人主動將自己中國化。

其實,這位剛畢業就來到大陸的8年級生,說她勇敢也不算特別勇敢,這份大陸經驗也不會讓她變得很特別。因為筆者公司裡還有好多從美國來的年輕人,中文說得比我們的英文還好。這些到大陸的外國人跟很多長期在台灣但還是只會說英文的外國人不同。他們有些在大學就學習多年中文,有些到大陸留學遊學,然後一樣在北京自己租房,以local hire的條件找工作,目的也是為了累積大陸經驗。

大陸local hire的條件終究不會讓這些外國年輕人長期留下來。他們的合理選擇是一定時間後回到國內在受教育或者應聘,假如之後與大陸還有緣分,他們會重新以expat身份拿global pay的條件回來。

因此,很明顯,假如這個8年級同學選擇堅持在目前的方向上,她需要與這去中介化的趨勢抗爭,過程就是與西化大陸人及中國化外國人的競爭。

我不否認這個8年級同學能夠成功的可能性,因為事在人為,再不利的條件下也還是有可能天無絕人之路。但假如要以整個環境和趨勢,給她一個成功率較高的建議,我建議她先回台灣,找個外資企業或是在國際市場拓展的台資企業先進行新生訓練,累積足夠的可議價的經歷,想以稀有的新興市場經歷為自己差異化的話,可以更大的盤勢選擇自己國際化的道路(好比東協經驗、非洲經驗),找到一個未來5年內不會被容易取代的定位。

最後,雖然心裡為這位8年級同學擔心,但也還是相信她的人生會給她祝福。儘管這裡的環境會帶給她更多挑戰與挫折,但是她身上還有「年輕」這一最大本錢。即便半年或一年後也許她重新尋找方向回到台灣,她還有的是時間可以重來。而這短短的大陸經驗,假如最後未能幫她加分,它對這位同學的影響也就相當於是一小段非主流的gap year(不是澳洲打工也不是海外遊學或旅行)。

1 則留言: